正海磁材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共建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海研發基地
瀏覽次數:
作者:企聯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23-06-08 09:19:20
近日,在正海磁材登陸創業板12周年之際,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海研發基地正式揭牌啟動。記者在現場獲悉,該基地的建設是煙臺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科技大學攜手共建聯合研究中心、深化校企合作的又一重大舉措。
正海磁材董事長王慶凱介紹,今年4月6日,“正海磁材-北京科技大學前沿材料聯合研究中心”在北科大成立。正海磁材將為這一創新平臺提供總額5000萬元的研發經費。雙方將依托聯合研究中心,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入交流和合作。“此次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海研發基地揭牌,將成為聯合研究中心框架下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實施載體。”
據了解,正海磁材成立于2000年,于2011年5月31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如今正海磁材已經成長為全球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產品在新能源、節能化和智能化等“三能”高端領域廣泛應用,包括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節能家電、節能電梯、機器人、智能手機等。
正海磁材自成立之初就重視研發投入。2000年,公司在剛成立時就投資2.8億元建設了國內最先進的全自動無氧工藝生產線和研發中心。“這在當時的中國釹鐵硼行業是一個天文數字。”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磁性材料分會秘書長林安利對此記憶深刻,他認為正是團隊重視創新、鼓勵創新、舍得斥巨資投入創新,才讓正海的道路越走越寬。
正海磁材的創新歷程經過了三個階段,先后克服了行業的三個短板。第一階段是2000年-2010年,彼時的國產磁體無法應用于高端工業電機領域,公司研發的“正海無氧工藝”實現產業化,使其在國內率先應用于三菱、金風、格力等高端下游客戶。第二階段是2010年-2020年,彼時的行業下游客戶出于風險考慮,消極使用稀土永磁體,正海磁材開發的“低重稀土技術”及產業化使得重稀土使用量大幅降低,消除應用顧慮,徹底打開應用場景,利用領先的擴散工藝率先導入大眾、豐田等國際知名車企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第三階段是2020年至今,稀土的高成本限制下游應用場景。針對此問題,正海磁材開發的“超輕稀土技術”及產業化使得低廉的超輕稀土(鑭La、鈰Ce)逐步替代傳統輕稀土(鐠釹),大幅降低成本,開始導入家電、汽車等領域。
如今,正海磁材已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目前研發隊伍超過360人,過去五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9億元,擁有全球發明專利170余件。公司已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山東省稀土功能材料產業鏈“鏈主”企業,并在2022年入選煙臺市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龍頭骨干型”倍增培育企業名單。